查看原文
其他

江西籍清华博士“不务正业”卖杨梅,只因…..(内含新鲜福利)

2017-06-28 江西共青团

江西很多状元县、状元乡,仍然是贫困县、贫困乡”清华大学一位老师的话,刺痛了我的心。最终,我选择回到了家乡的基层工作。

——谢淘


谢淘是谁?

大浪淘沙,乃见纯粹本心;芳华谢尽,秉持大爱前行。这是他对自己名字的说文解字,但也是他对于个人未来发展的思考。


我的根在这里!

他叫谢淘,2015年7月从清华毕业后,回到了家乡江西。在新余市仙女湖区河下镇挂职党委副书记。


许多人问,为什么放弃大城市的生活来到农村基层工作?谢淘这么回答:因为我来自这片红土地,我的根在这里。

谢淘小时候常听爷爷讲他年轻时候的事情,讲爷爷组织村里修水库,把粮食产量提上去;讲他带着村民种红薯;讲他远赴海南岛学习杂交水稻培育技术两三年,回来给村民们推广。

每每讲完,爷爷总会用那深邃的眼神看着谢淘。儿时的谢涛并不能从中明白太多的事理,只觉得爷爷是一个高大而伟岸的人。


▲谢淘的爷爷

上大学后,回老家的机会少了,连爷爷最后一面也没见到。但在爷爷的影响下,谢淘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。入党的那天,谢淘念着自己的入党自传,突然间想到了爷爷的经历,想到了他作为一名老党员的坚守,眼睛渐渐湿润了。那一刻,谢淘立志要做一些实在的事情,对得起自己曾经的许诺。

不知不觉,在清华园里度过了九年的时光。拿到博士学位后,谢淘也曾认真考虑过自己的职业选择,朋友建议他去大城市,有更大的平台;父母建议他追随自己的本心,做自己快乐的事情。

“江西很多状元县、状元乡,仍然是贫困县、贫困乡”清华一位老师的话,刺痛了谢淘的心。让他想到了爷爷:“所谓的本心应是当初我对已故的爷爷、以及对年少的自己的那份许诺。”

最终,谢淘选择回到了家乡的基层工作。因为,“我是这片红土地的孩子,我想为这片土地上勤劳质朴的乡亲们做点儿有意义的事情。从农村走到清华,我一路满怀感恩。毕业之时,我愿意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,选择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回报家乡,扎根奉献在红土地上。”


我想做点儿事

农村的生活让谢淘渐渐读懂了年少时未曾从爷爷眼神中读取的讯息。


河下镇划江村有一个叫做赤谷山的小村庄,地处仙女湖畔,里面居住在一百多人。

村里人家家户户都种了杨梅,加起来有一千多亩。这些杨梅树都已经种了十多年,近几年每到端午节后,漫山遍野都是熟透的杨梅,甚是喜人。


▲谢淘采摘杨梅

摘一颗紫得似霞的杨梅,慢慢放进嘴里,轻轻一咬,一股甜津津的纯正梅汁溢满舌头,那甘甜的果汁顺着喉咙流进心田。

但此时,也是村民们最发愁的时候。杨梅丰产,村民们却只能“望梅兴叹”。家里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,只能靠老人们每天上山去摘。谢淘也偶尔去杨梅山上转一下,碰到的多是年过六旬的老人,他们佝偻着背,微颤着手,把一颗颗杨梅小心翼翼的摘到筐里,汗水从额头一滴滴掉落到地里,那场景令人甚是心酸。

今年67岁的老严,家里种了五十多亩的杨梅,孩子们都在外面做事,只能靠他自己天天上山去摘,但能摘下来的也只是一小部分。

▲老严

一场大雨后,大部分的杨梅都烂在树上,烂在地里,甚是可惜。谢淘问他,为啥不请人来摘。他只是无奈地说,杨梅销不出去,请人也赚不回工钱。狭窄的上山步道上,老严肩上扛着一大筐的杨梅,满布皱纹的脸上那苦涩的笑容,或是丰收的喜悦,却又参杂了诸多无奈。每每想到这个场景,谢淘就暗自下定决心要帮他们把滞销的杨梅卖出去。


被骂吃饱了没事做

谢淘想办一个和杨梅有关的活动,吸引游客来仙女湖这边采摘杨梅。但在最初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,很多村民是不理解的。


谢淘去杨梅山那边挨家挨户问的时候,村民看着一个年轻人说着普通话向他们询问杨梅的种植情况,很是不解。他们有的继续忙手头上的农活,不搭理。谢淘提出要办杨梅活动的时候,他们也觉得这小伙子是吃饱了没事做,要干这种不实在的事情。

再加上活动涉及到将近三十户村民,每家每户种的地点、规模都相差很大,难以统一意见。谢淘只好不断地跑到杨梅山里,只要看到劳作的村民就问他们对于杨梅活动的想法。

等傍晚村民都回到了家里,谢淘就召集大家坐在一起开会,商议如何更好地把赤谷山的杨梅推广出去。慢慢地,大家形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意见,虽然各家的杨梅山分散在各个地方,但可以在区位交通便捷的一块场地集中规划一个杨梅集市。

在集市上,游客可以试吃杨梅、购买杨梅,也可以跟着村民到他们自家的山上去采摘杨梅。大家也对于杨梅集市的摊位布置、品质保障、价格定制达成共识,这样整个市场就能慢慢搭建起来,规范起来。


带动销量,终得理解

在谢淘反复的沟通下,农民终于开始配合。谢淘统计了村民的杨梅种植情况及农户信息,方便游客直接跟他们对接买杨梅和摘杨梅。


这次活动让很多游客知道了仙女湖这个地方,纷纷过来这边摘杨梅、买杨梅,解决了许多村民杨梅滞销的问题,也避免村民要走好远把杨梅拿到城里去卖。



这一年,杨梅的收成相比往年大幅提升。大家活动月的收入,少的三四千、多的近两万。这对于村民来说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。村民现在都比较接受杨梅活动了,今年筹备第二届的时候也很支持。



上周,谢淘组织十多户在家的农户开了个会,大家一起商议今年怎么把这个品牌做得更好,也一起讨论怎么解决以前发现的一些问题。去年,城里人来帮着村民一起摘杨梅,人气带动了,杨梅的销路渐渐拓宽了。

 

可是今年,又到了杨梅成熟的时候,谢淘挨家挨户去问村民对去年活动的想法。



这时谢淘才发现,还有好多农户家的杨梅因为交通条件问题,车子过不去,也没有人过来摘,他们的杨梅依旧滞销。

 

老严说,他家的杨梅种在村里很偏僻的山上,离环湖路很远,每次都要走上十多里的山路把杨梅扛到路边来卖;不过他丝毫没有怨言,依旧感到很是满足,因为杨梅的销路已经比往年好多了。



老严留谢淘吃饭,搬出了自酿的酒。谢淘喝了一口,这种酒入口绵柔,带着果味的酒香扑鼻而来。



谢淘惊奇地问,这是杨梅酒吗?老严说,因为杨梅保质期短,烂在树上可惜,实在没办法,只好做成杨梅酒;这些杨梅都没打过农药,酿的酒口感甚好。这时谢淘产生了一个想法,既然没法帮他们把新鲜杨梅直接卖出去,为什么不帮他们卖杨梅酒? 于是谢淘开始村民们把杨梅制作成酒来销售。

而今,谢淘依旧时常走在山林间,看层层染红的千亩杨梅林。夕阳下,老人们劳作的身影定格成隽永的画面。每当这时,谢淘会想起爷爷,仿佛,爷爷的背影一直在前方,提醒自己最初的那份选择与坚守。

 

基层磨练,路漫且长,尚待砥砺心智勇向前。血未冷,志更坚,梦想依旧在,人生正当年。祖国的强大,正是需要无数像谢淘这样的人,需要像他这样,不惧怕任何困难,为老百姓做实实在在的事情的人。


中华的强大,江西的发展,正是需要无数像谢淘这样的人,需要像他这样,不惧怕任何困难,为老百姓做实实在在的事情的人。


如果你也认可他,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,或点击“阅读原文”一起来支持他。


福利:为了感谢大家,团团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福利。截止到6月29日下午15:00,本文留言区点赞数前十的粉丝,每人赠送杨梅酒一瓶。还在等什么,快来参与吧!




▼你可能对这些也感兴趣       

抗洪失联干部被找到 刘国梁道歉了

过劳衰、肥列入工伤 | 27万人生命大转移

来源 | 家乡来客服务号

编辑 | 龙后荣

审核 | 宋嗣伟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